•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果品 >
  • 正文

有人一口气狂“炫”2斤,进了抢救室!-环球热文

2023-06-24 18:26:13 来源:河南疾控

6月是杨梅上市的旺季

因其色泽红润、酸甜多汁


(相关资料图)

有“果中玛瑙”的美誉

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最近

却陆续有人因为吃杨梅进了医院

01

一口气吃下2斤杨梅,男子进了抢救室

近日,浙江的柏先生收到一筐新鲜杨梅,一口气就吃完2斤。但没多久,他就感觉透不过气来,呼吸困难。家人立即把他送往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室。

医生在检查时发现他的血钾高达7.2mmol/L,属于重度高钾血症,随时可能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一问病史,原来柏先生患有糖尿病,而且目前处于尿毒症期,需定期做腹透。

柏先生被送进了抢救室,肾内科王芳副主任立即为他做出紧急降钾、加强透析等治疗方案后转危为安。

“杨梅含钾量高,100g杨梅中的含钾量就有149mg。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吃2斤杨梅并不会出现高钾血症。”王芳解释,人体中80-90%的钾由肾脏排出,如果肾功能有损伤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处于尿毒症期的柏先生肾脏功能不全,排钾能力弱,因此对他而言,2斤杨梅就是致命的危险。

02

医生提醒:这几类人吃杨梅要注意!

杨梅中富含有机酸,是一种酸性水果。少量食用,有开胃的作用,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出现反酸现象。

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胃酸大量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充盈在胃部,反复刺激消化性溃疡炎症部位,容易出现溃疡出血,进而引发剧烈胃痛等胃部不适。

医生提醒,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杨梅等水果的时候,最好是在饭后,且一次性不宜吃太多,略吃几粒尝尝鲜就可以了。

杨梅虽然升糖指数低,但仍然有糖分,且含有较多的柠檬酸和草酸,大量食用会促进胃酸分泌。

03

关于杨梅的6个谣言,真相在这↓

谣言一:

杨梅里有小白虫,不能吃

杨梅里确实可能有小白虫,那其实是果蝇的幼虫,因此它也是世间少有的“荤素搭配”的水果。

这是杨梅的传统栽种中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且幼虫期的果蝇,吃下去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完全不用惊慌。

解决方法:盐水浸泡。

刚买来的杨梅在加盐的凉白开里浸泡十几分钟,就能把小白虫泡出来,而清水浸泡或流水冲洗,效果并不明显。这样做还可以让酸酸甜甜的杨梅,吃起来更甜更不涩口。

谣言二:

洗了会掉色的杨梅是染色的

网传买来的杨梅用水浸泡,水是红的或者黑的,就证明杨梅被染色。

真相:除了白色杨梅以外的杨梅品种,都富含水溶性的花青素,只要杨梅熟到一定程度,汁液就很容易流出的,把水染成红色,不足为奇。

谣言三:

果农往杨梅里注胶增重

有人拿杨梅在水龙头下搓洗挤捏,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就说杨梅都注胶的,影响身体健康?

真相: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留下的胶状物其实是果肉残留组织,是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和食用明胶有很明显的差别。

另外,杨梅不耐储藏,如果给杨梅都注胶,不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增重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更不容易贮存保鲜。

谣言四:

杨梅不能与海鲜同食

目前关于维生素C与海鲜同食会中毒的,全都是虚假新闻。这种中毒现象真要发生,大概需要一口气吃下四五百只虾,并且同时马上吞下超级多的维生素C片才行。

谣言五:

糖尿病和孕妇不能吃杨梅

担心血糖高,并不意味着水果一点都不能吃。杨梅的含糖量,在水果中是算较低的,大约7%左右,而且血糖反应也不算高。还有研究表明,有的品种的杨梅含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活性物质。

注意事项:

1、注意别吃多。如果每天吃杨梅及其它水果的总量在半斤以内,是问题并不大。如果是本身血糖就偏高的患者,可以把半斤水果分两次吃掉,也不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

2、要小心变质。杨梅比较不耐储藏,稍放个几天就非常容易变质、有酒精味。所以要放在通风阴凉处,最好放冰箱或用冰袋保护;吃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吃坏掉的,不然容易拉肚子。孕妇需要多加小心。

04

怎样挑杨梅?怎样吃更健康?

1、怎么挑杨梅?

▶感硬度:太硬的杨梅还没完全成熟且口感不佳,太软的杨梅熟太过了不新鲜,建议挑选软硬适中的杨梅。

▶闻气味:如果杨梅有淡淡的清香味是正常的,如果有酒味则说明杨梅不够新鲜。

2、杨梅怎么吃更健康?

杨梅的保质期较短,在常温下一般不超过2天,得趁新鲜吃。

杨梅有核无皮,果肉为头柱状,特殊的香味极易吸引果蝇在其表面产卵,所以在吃之前最好将其放在淡盐水中浸泡5~1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

最后,应尽量避免在空腹情况下进食杨梅。在吃完后,记得用凉白开漱口。

若真要细致到不同人群到底一天能吃多少杨梅,医生建议,成人一般一天吃10个左右,儿童则一次食用最好别超过5个。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有人一口气狂“炫”2斤,进了抢救室!-环球热文

    果品2023-06-24
  • JEET Air2:隐形澎湃蓝牙耳机

    粮食2023-06-24
  • 合肥学院:2023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环球聚看点

    果品2023-06-24
  • 【新要闻】北京72年来首次!多地高温破历史极值!今年为啥这么热?

    粮食2023-06-24
  • 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高中生物答题术语,想不给高分都难!_天天简讯

    果品2023-06-24
  • 去中心化之旅的“大都市”以太坊;zkSync成为以太坊Layer2新龙头| 区块客周刊 全球热点评

    粮食2023-06-24
  • 精选!构建“景区+村庄”联合机制 一方山水绘就增收致富新画卷

    果品2023-06-24
  • 【世界新要闻】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约架要“笼斗” 你看好谁?

    粮食2023-06-24
  • 要闻:沪苏地铁11号线今日开通初期运营,首末班车时刻表来了→

    果品2023-06-24
  • 天天时讯:厦门今起三天闷热潮湿 局部多雷阵雨

    粮食2023-06-24
  • 这个湘妹子真不简单!首位装甲驾驶特级兵!|焦点快报

    果品2023-06-24
  • 全球讯息:蜂窝织炎用什么抗生素(狗狗得了蜂窝织炎该怎么治疗?)

    粮食2023-06-24
  • 问道鬼宠成长有什么用(问道鬼宠成长)

    果品2023-06-24
  • 每日速讯:沙湾市雷电黄色预警

    粮食2023-06-24
  • 全球球精选!被拜登拒了,英媒叹道:我们本应是最亲密盟友啊

    果品2023-06-24
  • 观速讯丨又一家家乐福突然宣布停业!

    粮食2023-06-24
  • 世界时讯:全球连线|Vlog:在中国龙舟赛中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

    果品2023-06-24
  • 长三角铁路今日迎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302万人次

    粮食2023-06-24
  • 环球报道:节能产业投资机遇分析:节能在双碳目标下的作用与机遇

    果品2023-06-24
  • 【全球播资讯】海南多地对瓶装液化石油气、燃气等开展安全专项排查整治

    粮食2023-06-24

果品

  • 有人一口气狂“炫”2斤,进了抢救室!-环球热文
  • 合肥学院:2023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环球聚看点
  • 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高中生物答题术语,想不给高分都难!_天天简讯
  • 精选!构建“景区+村庄”联合机制 一方山水绘就增收致富新画卷
  • 要闻:沪苏地铁11号线今日开通初期运营,首末班车时刻表来了→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