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粮食 >
  • 正文

40岁啃老男子深夜跪求70岁老母要钱:毁掉一个孩子,就拼命惯着他

2023-04-27 10:22:31 来源:富书

文|余生暖暖(富书作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周末,在小区碰见70岁的邻居阿婆,她双眼红肿,无精打采。

原来,前一日深夜,她那游手好闲的儿子大伟骑摩托把人撞了,大伟又找阿婆来要钱了,阿婆实在没钱,连兜里最后的100块也被大伟搜刮走了。

这不是大伟第一次骗阿婆钱,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找各种理由来要钱,一会儿说想做点小本买卖,借几千周转一下;一会儿又要和别人合伙做生意,缺点本金……

钱不知借了多少次,但没有一次是靠谱的。起初,阿婆是相信大伟的,陆陆续续支持了他不少钱,如今阿婆年纪大了,仅有的家底也被吃干抹净。

大伟是小区“出名”的啃老族,都40多岁了,还怕苦怕累常年不工作,宁愿到处坑蒙拐骗,也不踏踏实实找份工作干,靠着今天借朋友几千,明天借亲戚一万过日子。

作为街坊邻里,一边愤恨阿婆儿子的不争气,一边又同情阿婆的悲惨遭遇,可说到底阿婆现在流的泪,都是她早年埋下的坑,从小对大伟事无巨细,样样满足,狠不下心教育。

阿婆家的悲剧,何尝不是一些家庭的缩影。有些父母倾其所有,却把孩子养成了一个手心向上的巨婴。

时光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多年后的教育成果。那些未能把孩子培养出独立的父母,终究是付出了代价。

孩子啃老,全家遭罪

近些年不难发现,啃老现象屡见不鲜。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曾公布一组调查数据: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湖南长沙一位54岁的父亲,每天送12小时的外卖,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甚至天亮才回家。上有80多岁的老父亲,下有24岁的儿子等着他养,他只能拼命工作。

儿子毕业后一直坚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导致3年来一直在家啃老,平日不出门,也从不跟家人沟通。

父亲焦急万分,因为送外卖有年龄限制,56岁就不能再接单了,眼看只能送一年多的外卖,可儿子却丝毫没有独立的能力,父亲只能到处求人帮忙劝说儿子,让他早日出去工作。

有网友戳破真相:父亲送外卖,专业就对口吗?

然而,这样心安理得啃老的孩子,绝非个例。

在百度啃老族吧里,聚集了一群以啃老为乐的人。

一个四肢健全,可以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却不愿吃苦,还是在家啃老舒服自在。

有人庆幸自己当年没有上高中,理所当然的家里蹲,这不比上班舒服多了。天天干活的日子是牲口过的,自己躺平就好。

单亲妈妈养育孩子本就不易,可女儿非但没有心疼妈妈,选择了啃老。

妈妈每月3000元的工资,2500元都被女儿用了,剩下的500元还要交水电费,妈妈节省到只能吃女儿的剩菜剩饭。

这些孩子早已成年,却理直气壮地当起“巨婴”,想方设法榨干父母最后一滴血。

操劳一生的父母,只能被迫继续工作,无尽头地供养着年纪轻轻、好吃懒做的孩子。

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年惨淡。”

父母养出一个巨婴,不仅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每一个啃老的孩子,都有迹可循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养出巨婴孩子的父母们,曾经大都“宁愿苦着自己也不能苦着孩子”,用超出自身家庭水平的条件去养育孩子,生怕孩子吃苦受委屈。

前段时间,闹得全网皆知的父亲吃糠咽菜供女儿去西班牙留学的新闻还历历在目。

51岁的父亲所有的工资都用来供女儿留学,每个月给女儿打一万块。

可女儿总是超支,去高档场所吃喝,穿名牌衣服。而父亲为了省钱,只能在家吃粥配着一碟小菜。

即便父亲付出一切,女儿还不满足,并破口大骂:“养不起本仙女”就别生,还把父亲挂在网上让大家网暴。

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往往是父母溺爱之下种出的苦果。对孩子处处满足,事事顺从,不断滋生孩子的懒惰和贪婪,把孩子一步步养废了。

生活中,这样亲手把孩子推向啃老之路的父母,不在少数。

《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101种方法》一书中,一位母亲被孩子伤透了心,只好来求助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打了个死结,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了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再也不让他靠近洗碗池了?母亲说是。

专家接着问,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对吗?

母亲惊愕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问道: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母亲接着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当他生病时,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结婚时,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故事很讽刺,真相却很扎心。

诗人于戈曾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没有人天生是废柴,父母过度地关心与插手,只会压缩孩子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失去独立的机会。

孩子本来可以大显身手,却被父母剪断了翅膀,教育无法重来,别等到把孩子养废才追悔莫及。

教会孩子独立,是养育之本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一个离开父母羽翼后也能独自翱翔的孩子。

如果不想晚年惨淡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现,为人父母们不妨试着从这3个方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学会放手,助推孩子成长

综艺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中8岁的男孩何一可,自理能力还停留在8个月大。

妈妈每天早上帮他挤好牙膏,喂他吃饭,饭后还拿纸巾帮他擦嘴,牛奶也是爸爸喂到嘴边,甚至下个楼,也是爸爸抱着的。

和这位妈妈恰恰相反的是,教育家魏书生和妻子都特别忙,他们9岁的儿子就自己在家做好饭菜。每次出门,儿子大包小包往身上揽,而魏书生却两手空空。

儿子非但没有抱怨,反而为自己的能干感到自豪。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给孩子成长的机会,没有人天生会独立,都是在一次次尝试中,习得经验,变得强大。

2、多些耐心,赐予孩子更多自信

韩国综艺《超人回来了》中,哥哥带着弟弟玩面粉撒了一地,爸爸Sam没有一丝怒火,而是带着孩子一起清理。

弟弟刚学吃饭喜欢用手抓饭,还把食物搅来搅去。爸爸没有急着阻止,而是耐心地教他应该怎样吃饭。

正是因为每当孩子犯错,做事不完美时,爸爸不指责不包办,耐心引导的态度,让两个孩子做事越来越独立和自信。

有些道理,孩子需要多听几次才能理解;有些技能,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掌握。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父母的教育需要多一点耐心。

3、懂得拒绝,避免溺爱成瘾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

曾国藩就是一位善于拒绝孩子的父亲,明明家境富裕,却从不娇惯孩子。他拒绝孩子出门使用轿子,不允许孩子们使唤奴婢,但凡自己能完成的事,都让孩子亲力亲为。

父母敢于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孩子才不会在纵容之下一次次索取无度。

一个孩子要想走向独立,考验的不仅是孩子,更是考验父母的分离能力。

就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能总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愿每个父母都能放下无微不至的爱,少一点插手,给孩子的成长留有空间,共勉。

作者简介:余生暖暖,富书作者,家有7岁男孩,与他共成长,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40岁啃老男子深夜跪求70岁老母要钱:毁掉一个孩子,就拼命惯着他

    粮食2023-04-27
  • “雪线精灵”演化史揭秘_每日视讯

    粮食2023-04-27
  • 环球热门:咫尺“天涯”

    粮食2023-04-27
  • 千年文化融入社团活动 敦煌学子课后耍美了|当前要闻

    粮食2023-04-27
  • 广告业务复苏助力Meta(META.US)Q1营收超预期! 再度下调开支指引 盘后一度飙升超12%

    粮食2023-04-27
  • 阿根廷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粮食2023-04-27
  • 维达国际(03331)发布一季度业绩,总收益49.69亿港元,同比增长15.5%

    粮食2023-04-27
  • 1-0 2-0 1-0 1-0 0-0!上海双雄三连胜领跑!南通斩获首胜 大连人闷平成都_消息

    粮食2023-04-27
  • 5英尺7英寸身高_5英尺7英寸_环球速讯

    粮食2023-04-27
  • 今日美盘欧元/美元操作策略分析(2023年4月26日)-环球今日讯

    粮食2023-04-27
  • 暗影天帝_对于暗影天帝简单介绍_天天快消息

    粮食2023-04-27
  • 申花球员徐皓阳:三连胜来之不易,感谢球队感谢第12人的球迷们|独家焦点

    粮食2023-04-26
  • 持续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体验,CIPS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覆盖面稳步扩展

    粮食2023-04-26
  • 全球新消息丨熊黛林一家外出踏青,俩娃没遗传妈妈美貌,姐姐被指腺样体面容

    粮食2023-04-26
  • 环球今头条!孙吉君

    粮食2023-04-26
  • 世界资讯:蚂蚁庄园支付宝问答:小鸡宝宝考考你岁寒三友图下列哪种植物可以出现在画里

    粮食2023-04-26
  • 顶固集创(300749):举行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_全球讯息

    粮食2023-04-26
  • 【天天新视野】冷门车鉴定:比劳斯莱斯更吸睛更稀有的豪车,除了红旗L5就是它了

    粮食2023-04-26
  • 减费让利在行动 惠企利民正当时-环球通讯

    粮食2023-04-26
  • 地铁路线方向怎么看_地铁路线

    粮食2023-04-26

果品

  • 吃一颗杨梅等于吃10条虫子? 专家提醒:这些说法对不对?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